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又有新进展!
根据上海联交所官方微信6月7日公开披露,上海联交所召开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技术验收会。与会专家审查了验收总结、第三方测试、用户报告、技术文档等项目文档,查看了系统功能演示,对系统建设表示肯定,一致认为系统建设符合要求、运行稳定、资料齐全规范,同意交易系统通过验收。
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此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技术验收通过,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提供了重要保障。
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在生态环境部5月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我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筹谋已久。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确定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作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的牵头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深圳市共同参与系统建设和运维。
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公布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又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等技术规范,印发了《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等市场管理规则,并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配额核定等工作。
“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制度体系设计已完成且满足上线要求,计划6月底启动上线交易。”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5月28日举办的“绿色金融低碳未来”主题论坛上表示,目前建设了相对完善的基础架构体系,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以稳步推进为原则,逐步纳入其他七大行业;建设了相对完善的顶层政策架构体系,交易制度层面将推出“1+6”配套细则,确保全国碳交易规范化开展。下一步将建立全国碳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交易前限制,交易中检查和监控,交易后督导。
据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生态环境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而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交易方式上,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现货市场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首批被纳入交易的2225家电力市场。赵越从三方面作出解析:
首先,电力的碳排放在我国碳排放结构中占比最大,降碳压力也最大。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核查体系与并网体系有望进一步完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与行业内机制完善有着较大的作用。
其次,电力企业在碳市场中表现出色后,其余七大行业也有望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当然,其余的七大行业仍会在地方试点与全国碳交易市场进行平行交易,但被纳入到全国碳交易市场后,无论是成交量还是交易成本都有望进一步改善。所以,首先被纳入的电力企业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有着“投石问路”的意义。
再次,除了碳排放配额以外,中国核证自愿减排机制(CCER)对于企业来说会增强主观的减排意识,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基础上,CCER的交易仍会对企业的减排成本与额外利润有着实质性帮助。虽然CCER的交易占比仅有5%,但作为全国碳交易市场中的交易品种,也为未来我国碳交易市场实现市场化与金融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未来“碳信用”将会产生深刻影响。“全国性碳市场交易的启动应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一个全新的以碳量为交易单位的金融交易系统的产生到日趋完善,会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和治理等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以及推动作用”。
祁海珅补充道,虽然我国目前的碳交易水平和欧盟等国家还有差距,但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参与交易的主体和领域众多,也在积极探索“手工核算”碳排放向“在线监测”方向发展,这会催生更多商业机会,利好低碳经济发展。
“将来的‘碳信用’发挥的作用不亚于银行金融领域的‘金融信用’,对企业、个人和各机构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因为我们都是碳排放的主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减排,将来甚至像股票基金市场那样可以参与交易、投资。”祁海珅指出,碳市场交易的品种主要是排放的配额交易,自愿减排交易也会进入到碳市场流通,将来可能还会有期货交易的品种进入碳市场,来丰富碳交易市场的活力和交易热情,促进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全国碳市场开市鸣锣在即,未来,上海还将做哪些努力?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在“绿色金融低碳未来”主题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努力建成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现货市场,扎实稳妥地把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好、运行好;
二是加快碳金融创新步伐,进一步增强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发展碳金融,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碳金融中心;
三是建设气候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开发气候投融资创新产品,打造国际绿色资产配置中心;
四是以碳普惠体系为载体,推进长三角环境权益市场互联互通;
五是积极构建长三角碳中和行动联盟,培育碳市场生态圈,树立上海国际碳交易中心形象。